第三百六十二章征服之策-《暮汉昭唐》
第(2/3)页
因此,设立郡县后的每岁投入之巨大,对汉帝国而言都难以维系。
三百多年以来,在华夏文明的影响下,三韩其实具备了征服的价值,如三韩虽说奴隶城邦社会,但有设立律法,百姓懂得种田与纺织,并且会冶炼铁器。
若有国家征服,并进行适宜的统治,那么便能够在三韩建立起统治,而后来扶余人南下建立的高句丽便证明了这一点。
思索了下,张虞问道:“三韩如设郡,其花费巨大。太子可有见解?”
张洛犹豫半响,说道:“三韩有户数万,初置之初花费或有巨大,但因民知耕作,可先遣良吏治民,令百姓折半纳赋。历经数年,郡政通畅,应能节钱省粮。”
“你们呢?”
张虞不太满意太子的回答,看向其余三子问道。
“禀父皇,开疆拓土,花费巨资乃必然之事。然中国之大,有郡上百方,不动兵戈,岁岁远济,岂会不足!”张弼说道。
“昔旧汉时,幽州岁输十亿。而若计较赋税,岂不四夷之土尽弃!”蔡袭说道:“以儿之见,关键在于省并幽、凉之所出。”
张虞眼里闪过欣赏之色,这几个儿子颇是出色。尤其四儿子蔡袭可见有治国之能,稍加教导、磨砺必能成器。
“三郎怎不言语?”张虞问道。
“回父皇,儿思三韩地理,其临近海滨,可冶海盐,毗邻扶桑,可与通商。朝鲜方国七十二,如欲治郡,不妨笼络君长,计治下民户,如百户收九十户之税,十户钱粮归由君长,国朝治部君,君治部民,或能大省支出。”张漳苦思少许,呈上心中所得。
张漳所说之方略,与包税制近似。朝廷通过管理三韩诸部首领而收税,部落首领直接管理部落百姓,这将能大大节省朝廷官吏与部落民众之间治理成本。而所谓的封建制度,无非是官吏取代了部落首领,直接管辖下属百姓。
“善!”
张虞微微颔首,满意说道:“治国如烹小鲜,需依法而治,因地制宜,委任良吏,能使边鄙之地顺服。圣朝治政当三法并行,中原可依户收税,新征之地依包税收赋,边远之地以兵丁代赋。”
王朝的疆域太大,注定不能依照一法治世,需要用不同的律法适应不同区域。
历史上,明朝花费七十亿收安南,但因治理不当,导致安南反复。朱瞻基因投入太大,遂在他的主持下,明放弃了安南。而若治理得当,安南并非不能重归华夏统治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