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次日一早,青竹苑的院子里就传来了叮叮当当的声响。 王明远被这动静吵醒,披衣起身,推开房门,就被眼前的景象震得愣在了原地。 见院子当中摆着好几个鼓鼓囊囊的包袱,还有两个摞在一起的竹筐和一个大背篓。 这还不算完,最扎眼的是,背篓旁边还靠着一口黑乎乎、沉甸甸的大铁锅! 旁边还放着菜板、擀面杖,甚至还有一个装着和好面团的瓦盆! 狗娃正吭哧吭哧地把最后几根干柴塞进背篓里,他额头上冒着一层细汗,黑红脸膛上却满是兴奋和干劲儿。 “狗娃!”王明远赶紧上前两步。 “昨日不是说好了吗?咱们今日是去勘察梯田,带些干粮、熟食,顶多再带个水壶便是够了!你……你这是作甚?又不是搬家!你把这灶上的铁锅背去作甚?” 狗娃闻言抬起头,黑红的脸上满是认真和兴奋:“三叔,我想了一晚上,光带点饼子卤肉多没意思!跟逃荒似的!我连和面的盆都带上了!面都发好了! 我打听过了,这附近山涧里有活水,咱们到了地头,我用这锅给你们做一锅地道豫中地锅鸡! 到时候锅边贴上饼子,那才叫香呢!在野地里吃热乎的,才有踏青的味儿!” 说着这话,狗娃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执拗。 他小时候在村里,孩子们最爱比的就是谁家娘亲给送到田间地头的饭食更香、更实在。 那时候,三叔身子弱,家里钱紧,他的碗里常常就是点清汤面条,虽然管饱,但也没少被顽皮的同伴挤兑。 后来三叔好了,家里光景一天天旺起来,他狗娃的饭食就再也没输过阵。 这次跟三叔、陈香哥一起出来,去地头干什么“勘察”,他便铆足了劲,说啥也得把这地头的伙食饭弄得风风光光、漂漂亮亮,必须得是最好、最香的! 王明远看着狗娃那满是兴奋的样子,以及他脚边那个显然装满了锅碗瓢盆、油盐酱醋、甚至还有块用湿布盖着、微微鼓起的面团的巨大面盆,一阵无语。 他试图讲道理:“狗娃,咱们是去勘察,不是专程野炊。陈兄是去做学问的,背这么多东西,走到地方都什么时候了?还怎么静心观察?” “没事!三叔你放心!”狗娃把胸脯拍得砰砰响,展示了一下自己夸张的肌肉。 第(1/3)页